高新區(qū)(江海區(qū))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,! 滿滿的幸福感!
文章來源:本網(wǎng) 更新時間:2020-04-07 瀏覽數(shù):-
前言:“一手抓疫情防控,,一手抓脫貧攻堅,。切實鞏固脫貧成果、提升脫貧質(zhì)量,?!币咔槠陂g,高新區(qū)(江海區(qū))專門印發(fā)通知,,提出如期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不動搖,,標準要求不降低。
采訪中,,記者了解到,,2019年高新區(qū)(江海區(qū))全區(qū)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可支配收入已達到20229元,近五年的年均增幅29%,,建檔立卡的135戶455人全部脫貧退出,,已超額完成市下達的任務。而面對疫情,,該區(qū)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,,仍多措并舉幫助精準扶貧戶、低保戶解決農(nóng)副產(chǎn)品銷售受阻,、返崗就業(yè)難等實際問題,,推動扶貧車間、扶貧工作坊復工復產(chǎn),,落實各項幫扶措施鞏固攻堅成果,。
既“送崗到人”,又“送人到崗”
一大早,,江海區(qū)禮樂街道威東村的貧困戶阿妹(化名)就戴著口罩,,經(jīng)過進門登記、體溫檢測后,,進入街道扶貧工作坊,,開始了一整天忙碌的工作。
“受疫情影響,,家里人年后都不能正常外出打工,,愁著沒有掙錢的門路。意外的是,,街道的扶貧工作坊倒是年初三就開工了,?!卑⒚谜f,一開工自己就馬上到崗,,工資標準還是一天100多塊錢,,對于收入不穩(wěn)定的貧困戶來說的確是雪中送炭。
阿妹是禮樂街道的精準扶貧戶,,有精神障礙,,難以找到合適自己的工作,只能在家做一些簡單的手工,,收入微薄。街道扶貧干部黃翠芳在探訪時發(fā)現(xiàn),,林亞妹賺來的錢甚至還不夠解決一餐午飯,,便推薦她到街道扶貧工作坊,如果工作努力收入是原來的幾倍,。“工作坊是2018年成立的,,主要做一些燈飾零配件裝配工作,大家每天坐在一起分工作業(yè),,像小家庭一樣,。”工作坊的班長小芳(化名)說,,大家的工作氛圍也十分輕松,,有說有笑,工作時間也靈活,,沒什么壓力,,大門永遠向大家敞開。
記者看到,,即使是阿妹這樣的工作者,,也可以通過培訓和反復聯(lián)系很順暢的完成工作。每分鐘,,阿妹可以把4個零配件按要求裝好,,每裝好一個,她還會在耳邊晃動配件,,初步檢查是否牢固,。
不僅是阿妹,為解決貧困戶就業(yè),,江海區(qū)扶貧辦在疫情初期就統(tǒng)計了全部貧困戶的就業(yè)情況,,同時對轄區(qū)內(nèi)企業(yè)用工需求情況進行摸排,建立崗位信息臺賬,,對年后無法及時復工的貧困戶進行跟蹤服務,,有針對性地開展勞務對接,,截至今年3月,高新區(qū)(江海區(qū))183名有勞動力貧困人員中,,176人已經(jīng)復工,。
“不僅要’送崗到人’,還要’送人到崗’,?!苯^(qū)扶貧辦負責人梁小慧說,扶貧辦還與區(qū)人社局對接,,共同對貧困勞動力轉(zhuǎn)移輸出精準施策,,通過“愛心專車”等方法幫助貧困勞動力有序返崗就業(yè)。
防疫物資送上門,,農(nóng)副產(chǎn)品賣出去
“特殊時期,,不顧自己安危,多次給我們送口罩,,我們也要堅持住,,奔向好日子?!倍Y樂街道貧困戶棟叔(化名)對扶貧工作人員說,。
疫情期間,通過摸查,,街道扶貧工作人員發(fā)現(xiàn)大部分貧困戶缺乏口罩,、消毒酒精等防護物資,區(qū)扶貧辦了解到情況后馬上協(xié)調(diào)申請了2300個口罩和135瓶消毒酒精,,送到轄區(qū)每一個貧困戶手上,,同時教會貧困戶口罩的正確使用方法,和正確的家庭消毒方法,,叮囑貧困群眾做好自身的防疫工作,。
而隨著春耕時節(jié)的到來,禮樂街道產(chǎn)業(yè)扶貧基地也忙碌了起來,,大家積極備耕復耕,,為新的一年做好準備。豆角,、節(jié)瓜,、玉米、西紅柿,、番薯,、生菜……各類蔬果出現(xiàn)在基地的公示牌上。
扶貧干部黃翠芳告訴記者,,為了減輕農(nóng)戶們的負擔,,扶貧基地里每一戶的種子,、化肥采購費用都可以報銷,雖是年年如此,,但對于貧困家庭來說,,在疫情期間剩下這筆費用,也是很有助益,。
時間一天天過去,,扶貧基地里的蔬果眼看著要成熟了,但受疫情影響,,農(nóng)戶們的銷路卻受阻了,,批發(fā)商很少收菜,自己也沒有銷售渠道,,只能干著急,。“全家老小指望地吃飯,?!被刎毨魸M叔(化名)告訴記者,,眼看著辛辛苦苦種出來的卷心菜,、西紅柿、玉米就要爛在地里,,好心的扶貧干部聯(lián)系了采購商,、街道辦事處,談好價格,,農(nóng)戶們的蔬菜進到了各大批發(fā)市場,、食堂
“因地制宜、授人以漁,,才能看到最明顯的幫扶效果,。”黃翠芳告訴記者,,禮樂街道的貧困戶本就以務農(nóng)為主,,他們擅長耕種,也樂于接受這樣的幫扶方式,,沒有負擔沒有成本,,賺得的每一分錢都是通過辛苦耕種得來的。而采訪中,,記者發(fā)現(xiàn),,有些收成好的農(nóng)戶,一個月可賺到幾千塊,,能夠很好的滿足日常生活需求,。
阿培是基地農(nóng)戶中較為年輕的,,雖然有精神障礙,但他卻十分勤奮,,他的菜地里總是滿滿當當,、整整齊齊的,沒有雜草,,沒有空閑的地方,,三排西紅柿中間還種滿生菜。疫情期間,,在做好防護工作的前提下,,他照常到禮樂中心市場銷售蔬菜,阿培告訴記者:“有了這塊地,,每個月都是收獲的季節(jié),,每次從菜市場回到家,心里都是滿滿的幸福感,?!?/span>